1、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
2、讓創(chuàng)造發(fā)揮價值。
3、好的產(chǎn)品是用完即走。
4、讓商業(yè)化存在于無形之中。
“微信之父”張小龍的首次公開演講,和大眾闡述了如上4個觀點,并透露要推出區(qū)別于訂閱號的應用號。大眾一邊在贊揚其有情懷的同時紛紛議論應用號,微信未來將打造“超級app+webapp”的模式,更有人驚呼傳統(tǒng)app下載安裝分發(fā)渠道將被淘汰,微信將再一次顛覆行業(yè)。
應用號并不是首創(chuàng),web app的概念存在已久
其實早在微信之前,阿里的阿里云OS,百度的直達號,火速云應用這樣的web app均已經(jīng)提前試水,但是目前來看依然沒有撼動傳統(tǒng)app的地位,微信跟進做應用號不僅僅是因為情懷和美好愿景,也是其商業(yè)化的重要一步。坐擁6億用戶的微信作為超級app如今已經(jīng)占用了用戶大量的時間,在流量變現(xiàn)的手段上,傳統(tǒng)互聯(lián)網(wǎng)三大營銷模式廣告、游戲、電商,微信其實都照搬了;微信平臺通過游戲分發(fā)、廣點通廣告分發(fā)、朋友圈信息流廣告分發(fā)均得到很好的現(xiàn)金收益,對于app渠道分發(fā)這塊肥肉,微信自然不會錯過,并且必須進行轉變,否則未來將很可能失去控制權。
手機廠商對應用市場的控制愈加嚴格,巨頭也擔憂
app應用市場分發(fā)渠道,ios平臺上蘋果官方的app store憑借其封閉性和壟斷性一家獨大,安卓手機市場近5年來卻幾度易主,由最初的91助手、豌豆莢、安卓、機鋒、應用匯等群英亂戰(zhàn),到如今的360、百度、騰訊三分天下,但是這樣的局面不會保持太久,未來360、百度、騰訊在應用市場分發(fā)渠道上也很可能和豌豆莢、91助手那樣被對手淘汰。
隨著安卓系統(tǒng)的成熟以及手機硬件廠商對系統(tǒng)UI和軟件權限的控制,各大手機廠商自身的應用商店不斷的蠶食著應用市場這塊大蛋糕,手機廠商可以通過系統(tǒng)權限的限制與開放讓自家的應用市場獲得更好的用戶體驗。
例如:開放root權限的自帶應用市場可以自動更新安裝、備份收藏安裝、同步桌面等;對于第三方的應用市場不開放相關權限,則無法批量自動安裝,需要手動逐一安裝;非官方應用市場的應用安裝需要等待10秒后才能安裝,通過權限的一開一閉,用戶很容易就棄用體驗不好的第三方應用市場。
不僅是應用市場,手機安全管家也處于這樣被動的局面,目前各大手機廠商的手機安全殺毒模塊均對第三方安全軟件進行權限限制,很多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曾經(jīng)安全殺毒領域絕對的霸主360最早意識到這點,目前已經(jīng)毅然投身手機硬件領域,否則無論是app應用分發(fā)還是手機安全殺毒,均會被不斷蠶食殆盡,影響企業(yè)命脈。騰訊不可能意識不到這點,但是卻沒有投身手機硬件領域廝殺,對于市場趨于飽和、手機同質化嚴重的中國手機硬件市場,再去拼殺硬件既費時、費力、費錢也不一定能獲得好的效果,BAT中目前只有阿里投資了魅族有涉足手機硬件,百度無論是百度OS項目還是投資的100+手機硬件均宣告失敗,因此騰訊選擇了微信應用號這條探索之路,力求建造新的應用分發(fā)渠道,奪取新的制高點。
應用號不是唯一選擇,多條腿走路才是共贏之道
對于微信應用號,傳統(tǒng)的app廠商也不用過于恐慌,把它當做一個新的渠道投放就行,畢竟他終究不是類似ios、windows、安卓這樣的底層系統(tǒng),想通過超級app壟斷分發(fā)渠道也沒那么容易(參考之前的阿里云OS和百度直達號),應用號更多的是針對于低頻度、輕量級、服務功能的APP(例如12306購票、燃氣水電繳費等),只能實現(xiàn)一些基本的功能,無法完全代替APP。
對于獨立app小廠商和創(chuàng)業(yè)團隊,通過微信這個超級入口在前期可以省去很大的app推廣成本,不用讓用戶下載、安裝、注冊、激活等繁瑣的操作,利用微信的6億用戶,能夠吸引到用戶快速體驗其產(chǎn)品,待用戶粘性和忠誠度培養(yǎng)形成后,再導出到自主開發(fā)的app上,讓用戶落地;無論是大企業(yè)還是小企業(yè),都不應該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微信應用號上,畢竟微信上對于營銷推廣的限制條件太多,不利于快速擴張,并且一旦形成寡頭壟斷,后續(xù)也會推出類似百度競價排名的機制,眾多廠商的推廣成本也會高漲。
參考“羅輯思維”和“招商銀行”等微信公眾大號,它們在微信上聚集巨大人氣的同時也不忘將用戶落地,羅輯思維有自己的APP“得到”,招商銀行也有自己的APP,并且APP能夠提供的體驗和服務是優(yōu)于微信公眾號的,微信公眾號和獨立自主APP一起發(fā)展,給出了很好的示例;未來微信應用號將作為分發(fā)營銷渠道為更多企業(yè)和用戶提供服務,傳統(tǒng)app分發(fā)渠道依然會存在,只是話語權會從如今的360、百度、騰訊身上逐漸轉移到華為、小米、魅族、OPPO、VIVO這樣的手機廠商身上,如何控制好成本,多條腿一起走路,才是最終的共贏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