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癡迷移動醫(yī)療,優(yōu)勢究竟幾何

責任編輯:editor009

2014-05-07 00:23:06

摘自:zol

最近不光爆出蘋果頻頻招納醫(yī)療健康與可穿戴設備人才的消息,還爆出了 HealBook 應用與 iWatch 的計劃。而今天路透社的報道,再一次印證了蘋果對醫(yī)療健康產業(yè)的癡迷。

最近不光爆出蘋果頻頻招納醫(yī)療健康與可穿戴設備人才的消息,還爆出了 HealBook 應用與 iWatch 的計劃。而今天路透社的報道,再一次印證了蘋果對醫(yī)療健康產業(yè)的癡迷。

據稱,一名該領域重要的研究者兩周前加入蘋果公司。此外,一名醫(yī)療專業(yè)人士和硬件專家也加入蘋果。與此事有關的消息人士拒絕透露他們的名字。而不僅如此,一名匿名人士告訴路透社,最近他有機會與蘋果 iWatch 團隊的高管一起坐下聊天,對方告訴他,蘋果有志于超越可穿戴設備,模仿 App Store 考慮打造醫(yī)療健康服務平臺。

對于非官方消息,蘋果發(fā)言人照例不予置評。不過,距離蒂姆·庫克(Tim Cook)所承諾的時間,還剩下 7 個月。

昨天弗雷德·威爾遜(Fred Wilson)做客 TechCrunch Disrupt 大會,稱蘋果將于 2020 年以前失去科技界前三的寶座。理由是“蘋果太過于扎根硬件,但我認為硬件越來越演變?yōu)樯唐?。他們在云端的產品大都不太好,我不認為他們考慮過數據和云端的產品。”

針對這個言論,一向維護蘋果的 DaringFireball 則扒了一下 Wilson 的歷史:2009 年,因為不看好蘋果,弗雷德賣出手中所有蘋果的股票,當時蘋果股票價格為 91 美元一股,現在是 601 美元一股;2010 年,弗雷德開始推動 Union Square Ventures 投資 Android 相關的項目。很顯然,對于蘋果,弗雷德一向是看多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弗雷德有自己的立場,很正常。但現在則要理性討論一下,蘋果的未來是否僅僅局限于硬件產品。

實際上,從 iBeacons 到傳聞中的 HealthBook,我們都很明顯看到蘋果正在拓展硬件產品的內涵。如果以 iBeacons 的角度來看 iPhone 等移動設備,它們還僅僅是一個攥在在用戶手里的手機嗎?不是,它是方便商家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的界面。

正是 iPhone 這樣的智能設備流行,才造就現在移動互聯網的繁榮。在數字世界與原子世界之間,iPhone 等智能設備充當著溝通的界面,而移動互聯網則通過一個個應用,為用戶提供服務。所以我很贊同之前有人提出的這個概念:設備即服務。
用戶才不管智能設備背后是云端,大數據,深度學習什么的,他只在乎最終的呈現形態(tài)。

而通過億級互聯網硬件產品所構筑的平臺,蘋果雖然在數據和云端落后于 Google,但在其它方面依然擁有相當大的優(yōu)勢。根據此前庫克在 2014 Q1 財報的電話會議中透露,蘋果目前擁有 8 億 iTunes 賬戶,大部分賬戶與信用卡進行綁定。盡管

Google Now 的體驗比 Siri 更加優(yōu)秀,但是不意味著蘋果不可以改進,而關于用戶更加具體的信息,蘋果掌握得要比 Google 深入得多。

如果路透社透露的這則消息為真,那么我們可以判斷,蘋果將依舊發(fā)揮自己在產品方面的突出優(yōu)勢,以一件殺手級的產品征服醫(yī)療健康界。雖然沒有明確指出這個產品是什么,但幾乎可以肯定是 iWatch 以及背后蘋果所提供的軟件、互聯網服務。

最近業(yè)界流行一句話,可穿戴設備怎么樣,大家都在等待蘋果的 iWatch,為產品形態(tài)做出明確的定義。那么,蘋果進軍醫(yī)療健康產業(yè)的動作,是否表明了可穿戴設備的方向?

按照蘋果現在的動作,如果我們依然把 iWatch 視為消費級電子產品,已經有點說不過去。而可能集成了心率、血糖、血氧等生物傳感器的高科技手環(huán),不論定價,還是功能,怎么看也不可能親民。把 iWatch 視為消費級電子產品,是一廂情愿的想法,iWatch 更可能的是改變傳統醫(yī)療模式的專業(yè)硬件設備。

《顛覆醫(yī)療》一書,以詳實的論證,以及生動的案例,指出當前醫(yī)療界的流弊:

作者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針對個體而非群體的實驗數據。”

現在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更加深入我們的生活,移動醫(yī)療方面的改革也越來越多。但僅僅是基于手機的移動醫(yī)療創(chuàng)新,仍然不過是重新組織信息。而 iWatch,以及可穿戴設備,則是醫(yī)療健康行業(yè)解決自身問題所需要的手術刀。

《顛覆醫(yī)療》曾經如此展望移動醫(yī)療的未來:

以前,患者和醫(yī)生從未獲得過的數據,現在源源不斷地出現在我們眼前。在電子健康病例和患者的個人健康管理系統中,有著患者的生物學和 DNA 排序數據,列出了所有藥物基因組學交互作用。黃這些先別說分享給管著的藥劑師之后,針對病情開開出的處方擁有全新的精準度。隨著時間的發(fā)展,面對面的診所問診數量將大幅減少,前往急診室就醫(yī)的患者數量也會相應減少。那些精通數字化醫(yī)學的醫(yī)生,將擁有絕對優(yōu)勢,他們在治療效果、服務質量和成本方面的相關數據,會在網上公布,并經常自動更新。古老的家庭出診將重返舞臺,但卻是通過互聯網進行的。

但這些愿景,必須體現在一個實體產品當中。若沒有硬件作為服務的界面,虛擬服務就沒有出口。

而蘋果這樣的做法,對于現在如火如荼的可穿戴硬件創(chuàng)業(yè)領域來說,會有怎樣的啟發(fā)?

鏈接已復制,快去分享吧

企業(yè)網版權所有?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