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再好,不如現實中的一秒。很多企業(yè)在上馬新項目時,總是給予太多過于雄偉的規(guī)劃,似乎能夠成為歷史豐碑中的一部分。但殘酷的現實很快就將它們的YY擊碎,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也有太多的攔路虎。如今從天堂墜到地獄比較明顯的例子,就是國內的虛擬運營商。
近日,工信部向6家民企發(fā)放第三批虛擬運營牌照。是不是覺得應該歡欣鼓舞?但與首批的11家與第二批的8家相比,數量卻一直在減少。虛擬運營商正在面臨最艱難的時期,原本想成為基礎運營商的挑戰(zhàn)者,卻變得越來越像基礎運營商的附庸,只是一個仍在摸索前進中的概念,尚未成大氣。一出“大逃亡”的戲碼,正在虛擬運營領域上演。
僅6家!虛擬運營商上演“大逃亡”
此次6家獲得虛擬運營商牌照的民營企業(yè),除了一家中國電信的合作伙伴以外,其他的基本都是與中國移動簽署轉售協(xié)議。從中可以看出,中國移動在剛剛興起的4G時代依然還具有無可替代的影響力。但我們更應該看到,虛擬運營牌照的發(fā)放數量越來越少。這雖然與工信部的相關政策有關,但更重要的是企業(yè)的熱情正在逐漸消退。
“大逃亡”已經成為近段時間以來虛擬運營商的主旋律,更是傳聞有的虛擬運營商已經將自己的牌照偷偷轉給其他企業(yè),將這塊燙手山芋讓別人去收拾。這更導致其他原因想進入虛擬運營領域企業(yè),一直沒敢真正涉足其中。早先進入的尚未品嘗到甜美果實,后續(xù)的又豈能異軍突起?這已經不是創(chuàng)新的問題,而是整個大環(huán)境都不會讓虛擬運營商輕易挖掘自己的第一桶金。
原地不動 虛擬運營商前進受阻
在去年12月虛擬運營牌照剛剛發(fā)布的時候,很多企業(yè)都一窩蜂地蜂擁而至,甚至為此“打破了頭”。因為它們認為這是一個絕佳的契機——4G剛剛商用、政府正在為電信行業(yè)松綁、民營資本炙手可熱……這些都是虛擬運營商當初底氣的由來,也讓業(yè)界和用戶對其抱有諸多美好期待。
原本虛擬運營商打得如意算盤非常好——無需出資搭建基礎硬件設施,可以直接向基礎運營商購買相應的帶寬、通信和網絡服務,然后根據自己制定的服務重新打包,再將其銷售給用戶,簡直就是“空手套白狼”!當初業(yè)界還樂觀的認為,到2015年國內虛擬運營用戶將接近5000萬。
但沒成想,8個月的時間過去,虛擬運營商依然沒有取得預料中的效果,依然只是運營商的附庸,被扼住咽喉的虛擬運營商根本無法很好地生存。據統(tǒng)計,此前拿到牌照的19家虛擬運營商,用戶能夠購買到相關服務的只有9家,其他的依然還在慢吞吞地規(guī)劃業(yè)務。而據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屬于虛擬運營商的170號段放號剛超過23萬個,尚不足基礎運營商單月新增用戶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8個月的時間過去,虛擬運營商依然還在“原地踏步”。
用戶沒興趣 觀望情緒濃厚
虛擬運營商的發(fā)展與用戶數量休戚相關,也是成正比的。發(fā)展越不好,用戶數量就越少;用戶數量越少,虛擬運營商的發(fā)展就越慢。限于用戶數量較少和自身實力不足,目前虛擬運營商所能提供的服務還存在諸多缺陷,用戶對其也并沒有太多興趣。
據了解,絕大多數的學校內網注冊手機號、郵箱驗證、短信驗證等,都不能識別170號碼,對很多用戶造成困擾,直接阻礙了170號碼的發(fā)放。此外,虛擬運營商的宣傳沒有到位,據數據顯示,有22.8%的用戶聽說過虛擬運營商但不了解,有62.9%的用戶根本不知道虛擬運營商是什么……在資訊如此發(fā)達的現在,虛擬運營商如果還抱著“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態(tài)度,坐等用戶上門,那無疑是自掘墳墓。
對虛擬運營商的悲觀情緒也傳染到其他企業(yè)中,原本此次發(fā)放牌照前,業(yè)內普遍認為聯想、海爾、海信、海航、富士康、小米、百度等將獲得虛擬運營商牌照。實際上,這些巨頭企業(yè)都沒有出現?;蛟S對它們而言,虛擬運營商目前的發(fā)展態(tài)勢已經無需急著進入。輕易進入的話,很有可能會將自己套牢,還不如再觀望些許時日。
虛擬運營商未來的發(fā)展已經不是自己說了算,還必須得到基礎運營商真正意義上的幫助、獲得社會的廣泛認同。只要在這樣一個良性的環(huán)境中,真才能正釋放自己的能量。當然,虛擬運營商也不能因為沒有獲得認同就主動放棄。事物在新生時,總會遇到一些磨難,只要挺過去,或許就能迎來最燦爛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