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微信電話本這個應用一下就被“免費”2個字炒了起來,筆者很多朋友都在問關于這個軟件的事情。本著我為人人的精神,筆者上周就裝了微信電話本來試用一下。
試用了幾天之后,筆者覺得十分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筆者的試用體驗。
首先,使用微信電話本和一般撥打語音電話的沒什么兩樣,操作非常簡單,其界面設計和“Whatsapp”和另一款應用“微話”也很類似,如果用戶之前有VOIP通話的使用經驗的話,會非常容易上手。微信電話本有Android和IOS 2個版本,使用不受平臺限制,可以互相打電話,這點也非常不錯。
另外,筆者在WIFI和3G網絡環(huán)境下和數(shù)個朋友用微信電話本的通話功能相互通話。
不過,微信電話本本身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筆者要和大家探討下。
雖然在WIFI環(huán)境下,筆者用微信電話本來打電話免費,但接電話的對方如果不在WIFI下,那對方就要支付網絡流量的錢。這樣就有可能會出現(xiàn)一方免費,另一方支付流量費用,或者雙方都在使用流量費用的情況。到底實際情況是不是這樣呢?
之后,筆者和朋友又實驗了幾次不同情況下使用微信電話本來通話,看看到底怎么個免費法。我們發(fā)現(xiàn),在2臺手機安裝了微信電話本,且在3G或4G網絡下,雙方一開始通話,手機的流量就開始上升,5分鐘內2臺手機的流量均增加了大概1M左右。而運營商套餐里頭,本地接聽很多都是免費的,不存在雙向收費;用了微信電話本之后,雙方在接打電話時,同時都在消耗流量,并產生費用。按照目前運營商的流量和通話收費,微信電話本每分鐘收費根據(jù)網絡模式略有不同,大概在0.1元到0.3元之間。換句話說,如果是在本地范圍內,用微信電話本不單單不免費,反而會消費更多!這個和騰訊宣傳的“免費”是相反的兩回事啊!
筆者在外面趕路的時候,不大可能會為了免費WIFI而停在某個地方打完電話再走。而使用運營商的移動網絡邊走邊打吧,又變成了語音免費但要付流量費。對微信電話本用戶來說,用還是不用,真是兩頭不靠岸,“免費”不免費啊。騰訊用免費的口號來打廣告,但用戶實際上還是要為這個產品而付費,甚至付的更多,而騰訊卻可以靠廣告費、用戶數(shù)據(jù)來賺取利潤。
另外,筆者在安裝了微信電話本之后,每次都會提示"微信電話本獲取你的通訊錄權限等"。筆者手機里原來的通訊錄和短信也被替換成微信電話本的通訊錄和短信,想用回原來的也找不到去了哪里,電話盤等界面也被改了。
就此事,筆者問了朋友圈里一位電信行業(yè)的資深人士,他說,這個其實和一些木馬自動修改和綁定PC瀏覽器主頁的意義是一樣的,通過強行置換和綁定用戶來達到控制用戶的目的。這種情況下用戶的個人信息和聯(lián)系人信息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泄露了。
筆者回頭想想也對,現(xiàn)在筆者在打開微信電話本時,只能使用微信電話本的通話和短信功能來打電話和發(fā)短信,那豈不是筆者的聯(lián)系人,通話和短信內容,騰訊一分錢不花就免費獲得了?難道微信電話本所謂的“免費”,其實是對騰訊而言的?
說到竊取個人信息,筆者又想到之前有看到黑客利用“免費”的WIFI來吸引消費者使用,借此偷取消費者網上賬號和密碼的新聞。那么在WIFI網絡使用微信電話本才“免費”的條件限制下,肯定會有人到處找WIFI來打免費電話,這樣不更提高了用戶個人信息被盜取的風險么?
不止這樣,資深人士補充,在公眾地方通過WIFI來打微信電話本網絡電話,不單是消費者有個人信息泄露的隱患,還有極大的通訊詐騙風險。由于用微信電話本打電話無需電話卡,那么犯罪分子可以用一批電話號碼就能通過WIFI來發(fā)放違法、犯罪、詐騙信息,而電信監(jiān)管部門很難對此加以防范和監(jiān)查。這樣下去,電話詐騙、有害信息等犯罪的風險大大減少,執(zhí)法成本將大大增加。
還有,資深人士又說,微信電話本其實給電信行業(yè)帶來了很大的沖擊,甚至會對電信監(jiān)管部門的下一步走向有很大影響。傳統(tǒng)上的VOIP電話,是指PC端對PC端的互聯(lián)網業(yè)務,和通過移動互聯(lián)網打語音電話是兩個概念。為了對移動互聯(lián)網上的網絡電話進行有效監(jiān)管,相關監(jiān)管部門很可能會對跨技術、跨平臺、跨渠道和載體的語音電話全部進行監(jiān)管,就好像廣電部門對不管什么渠道上映的影視作品都有監(jiān)管權一樣。這樣對電信行業(yè)和互聯(lián)網、移動互聯(lián)網行業(yè)都將有深刻的影響。
經過和資深人士的一番解讀,筆者才認識到微信電話本背后原來還有各種各樣的意義。那么對普通消費者來說,網絡電話取代通信電話時代真的即將到來了嗎?
D1Net評論:
由此可見, 只有在高速移動網絡普及且資費較低的情況下,網絡電話才真正有實際意義。微信電話本,不單是打著“免費”的旗號來炒作,還有涉及到使用虛假廣告,誤導消費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