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視電話是人類許多年前夢寐以求的東西,因為語音通話不是人們自然的交談狀態(tài),正常的交談是既聞其聲,又見其人的。如今,技術上我們已經(jīng)能夠做到視頻通話了,但是卻很少使用,更匪夷所思的是,有時人們甚至刻意避免它。近日有一條微博特別火,2月6日,《人民日報》的官方微博也轉發(fā)了它,其內容是“玩轉微信的7個超有用技巧”,第一個技巧是“怎么把微信當電話打?”答案是:和好友開啟視頻聊天,接通后把視頻關閉。我猜,人們之所以需要把微信當電話打而不是使用視頻通話,大概是為了節(jié)省流量。但如果雙方都用WiFi,你會經(jīng)常使用視頻通話嗎?大概還是不會。
蘋果手機和平板電腦上都有一個官方應用程序,叫Facetime,都安裝了這個應用的人可以用它進行視頻通話。這個程序剛推出時,我一個同學為了體驗它,自己拿著一個蘋果手機、一個iPad,一個人玩視頻通話。那個時候,iPad的前置攝像頭的拍攝效果很差,畫面上顆粒太多,所以Facetime的使用體驗并不理想。如今有了iPhone 5S,但Facetime的使用次數(shù)仍屈指可數(shù),跟天天見面的家人、同事也不需要視頻通話。只有約會、相親、很久不見的親人才需要視頻通話。視頻通話比語音通話對人的外表有要求:不能衣衫不整,背景不能太暗、太亂。
人們不喜歡視頻通話,還跟人類的心理有關。在語音通話時,對方只能聽到你的聲音,看不到你在干什么,很多人都是一邊踱步一邊打電話,還有人在如廁時跟人打電話?!稌r代》周刊專欄作家喬·斯坦因說:“接電話的時候,我們覺得自己被這件事給困住了,就開始瘋狂地在房間里找事干,以便證明你接電話的這段時間沒有被浪費掉:洗盤子、整理發(fā)票、看網(wǎng)站上的新聞。但是當我開始說話的時候,我假定你在正襟危坐、全神貫注地聽著。但視頻通話要求你說話時我要看著你,這非?;闹?。”
我們不僅不喜歡視頻通話,我們其實不喜歡一切即時通訊:不喜歡別人給你打電話,更喜歡別人給你發(fā)短信或者電子郵件。因為即時通訊讓我們感覺受到了控制,控制我們的情緒和時間,迫使我們寸步不離、裝模作樣。視頻通話時,一般都是讓老人看看在外地的孫輩,因為他們最純真,不會有什么顧忌。
喬·斯坦因說:“也許我們以前夢寐以求的一切東西都很糟糕。會飛的汽車會擋住我們的陽光,食物膠囊會令名廚的叫喊顯得更加荒謬,移動人行道會讓我在機場更討厭胖子。能掌控時間才更美妙。我的編輯不會穿著比基尼跟我視頻通話,她只會給我發(fā)電子郵件。這也沒什么不好。網(wǎng)上有的是穿銀色緊身衣的女郎的視頻。”1月23日,門羅和阿特伍德這兩個年紀加在一起超過150歲的加拿大老太太通過谷歌的hangout軟件,做了20分鐘的視頻通話,紐約百老匯一家劇院還對她們的對話進行了現(xiàn)場直播,這是谷歌和蘭登書屋運作的活動。人們會記住這兩位作家,估計很快就會忘記hangout。
不難看出,視頻通話的市場還是在企業(yè),隨著帶寬的提速,視頻通話在企業(yè)市場的潛力會逐步顯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