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一代國產手機廠商,中興一路走來可謂幾經滄桑,從剛開始的鮮為人知到山寨泛濫時的中流砥柱,從智能機時代的國產四大巨頭到上市后首次虧損。從少壯派執(zhí)政終端事業(yè)部開始,中興打出了復興的旗號,但一年之后復興之路卻越發(fā)顯得艱難。
從最近國產手機的風頭來看,華為憑借新機風風火火,聯(lián)想收購摩托羅拉后形勢大好,小米融資開出天價估值,魅族、OPPO等新生力量更是廣見報端,但這一切似乎都和中興無關,原先的巨頭逐漸退居二線。不可否認,與同類企業(yè)相比,中興更憂患、更靈活、更愿意自我革新,每況愈下的中興手機到底錯在哪了?
公關霸氣,救不了營銷
中興的公關能力在國內無人能及,先是國母出訪專用手機,而后被習大大當做國禮送予他國元首,更是傳出普京是其忠實粉絲的消息。借助政治人物的巨大影響力,中興在造勢上不輸于其他國內品牌,蹩腳的銷量卻反映了中興的營銷之痛。
在營銷方面國內手機廠商各有所長,雷軍借助互聯(lián)網思維把小米捧上神壇,華為的話題營銷成果顯著,OPPO的廣告策略奠定了其高端形象,魅族則借力打力扶搖而上,在手機市場縱橫了十幾年的中興當然有著自己的套路。其實從線下到線上中興的營銷都很賣力,線下廣告、互聯(lián)網營銷、話題制造等等一應具有,不少人爭相搶購國母同款手機便是一個很好的佐證。
然而中興的營銷在理念上有一個問題,中興旗下的手機系列很多,努比亞、星星、青漾、紅牛、天機等等,中興的營銷重在產品的轉化率而非品牌宣傳。以前依靠定制中低端手機跑量的中華酷聯(lián),在產品質量上已經給消費者留下了心理陰影,中興的宣傳營銷對某一系列某一型號很有效果,但在整體上給人的印象是中興就是一個低端品牌,這和小米的營銷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劉強東曾自掏一億保證金幫助中興炒紅努比亞手機,但火的也只是努比亞。
中興的公關優(yōu)勢是其他品牌難以企及的,如果能夠很好地把公關話題轉向品牌塑造,彌補在品牌策略上的短板,局面恐怕不致如此。營銷上的不給力,使得中興在品牌是已經慢人一步。
轉型迅速,卻快而不精
中興作為國有企業(yè),有長期是市場巨頭,其強烈的憂患意識是難能可貴的。無論是人事調整還是品牌策略以及渠道策略,中興很擅長革陳納新。然而快速轉型求變的同時,中興也暴露了很多的弊病,快而不精乃至盲目跟隨成了其發(fā)展的又一壁壘。
在小米異軍突起之后,中興率先以小米反小米,成立努比亞子品牌開始互聯(lián)網戰(zhàn)略。后來證明中興的這一步是正確的,卻也拖泥帶水。首先努比亞在品牌推廣上有創(chuàng)新,卻也沒有躍出原有的框架,而華為的榮耀起步晚卻實現了整體超越,努比亞對于中興來說更像是互聯(lián)網思維實驗的一個失敗品,至少在給用戶的印象里,努比亞和星星、紅牛等并無太大不同,它只是中興的一個系列,但這顯然不是其初衷。快而不精,是一個永遠抹不去的痛。
相比于努比亞,中興的4G酷跑計劃則卓有成效。天機、星星1號、V5等三款4G精品手機在4G之處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也成就了中興手機4G市場領跑者地位。然而命運再次沒有眷顧中興,OPPO在4G市場似乎更有前瞻性,牢牢把握了4G手機的高端市場,酷派也發(fā)力4G,在中低端市場傲視群雄。而后,華為、聯(lián)想、小米等紛紛發(fā)布4G新品,中興的優(yōu)勢是如此的短暫。如今新上市的主流機型不約而同的支持了4G制式,4G紅利不在了,中興卻沒得到太多好處。
中興善于求變卻變而不精,一系列的改變甚至模仿跟隨直接導致了品牌定位的迷失。有句古語說“君子立長志,小人常立志”,如此形容中興或許并不合適,但中興在轉型策略上更應避免盲目,自始如一。
頹勢難掩,復興路漫漫
一般來說權衡一個手機廠商興衰的最直接數據就是市場份額和品牌關注度,中興從2013年便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然而頹勢難掩,復興之路曲折難行。
中興的下坡路從2012年便開始顯現,進入2013年從份額到關注度可謂全面滑坡。2013年第一季度,中興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為6.9%,位居第五;2013年第二季度,中興在國內市場份額5.8%,略有下降;2013年第三季度,中興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下降到5.1%,到了2013年第四季度,中興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下降到4.04%,2014年兩季度則分別為3.0%和3.1%。中興手機份額的持續(xù)下降和其砍掉一些低端機型和定制機型有著直接的關系,但對比華為、聯(lián)想,酷派對份額的保持,以及小米的突飛猛進,中興的表現差強人意。
中興在年初實施了4G領跑計劃,多款4G新機推向市場,但單款銷量卻并不讓人滿意,緊接著每況愈下的就是中興的品牌關注度。中興的市場關注度已經遠低于華為、聯(lián)想等廠商,單款機型的關注度遠遠被魅族、小米等品牌的旗艦機甩在后面。品牌的市場關注度跳躍性很強,不能說明一個手機廠商的真正實力,但一個品牌一旦被用戶所遺忘,離衰亡也就不遠了。
中興的頹勢很明顯,其自身也深深意識到了這一點,少壯派執(zhí)管終端部門后的一系列變革,中興的復興意味已經很明顯。但江湖不是一個人的江湖,其他手機廠商的順勢崛起讓中興的改革步履維艱。
未雨綢繆,未來在何方
中興在手機上的嘗新是遠大于其他手機廠商的,先是加入三星Tizen手機開源系統(tǒng)同盟,而后相繼推出了WP系統(tǒng)和Firefox OS系統(tǒng)的手機。隨著谷歌收緊對安卓的控制,中興的前瞻性不得不讓人佩服。那么善于未雨綢繆的中興,未來又在何方?
當然中興的未雨綢繆并不表現的對其他手機系統(tǒng)的研發(fā)上,畢竟這些系統(tǒng)的市場占有量仍處于可以忽略的地位,他們給了中興日后擺脫安卓的資本,但在一定時間內并不利于中興的翻盤。中興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海外市場的布局策略上,首先是面向海外銷售的機型全部預裝安卓原生系統(tǒng),最大程度的滿足國外用戶的使用習慣,這和小米是截然不同的。雖然此舉難以幫助中興培養(yǎng)自己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但對中興在國外的品牌塑造有很大的幫助,原生安卓避免了安全性的問題,更利于中興對海外市場的切入。
中興在海外市場的另一個個創(chuàng)新在于抓住了美國的預付費市場。美國電信市場利潤高,但門檻相對更高,一向以性價比和價格戰(zhàn)為利器的中國手機廠商很少能夠染指。中興“反手上籃”預付費市場使其成為美國第四大手機廠商,市場份額接近8%,今年更是立下了在美國市場2000萬的目標銷量,直逼在國內市場的2000萬預期。不過中興在美國預付費市場的火爆離不開高性價比和廉價,如果不能盡快完成品牌塑造,鞏固其市場地位,其發(fā)展模式很容易被國內同類廠商所復制。
對于一個手機廠商來說,核心競爭力還是產品。雖然中興的產品很多,在高中低市場都有布局,可從外觀設計到系統(tǒng)優(yōu)化都談不上有什么特色。一個缺少核心競爭力的廠商,再多的未雨綢繆也只會快而不精,這是中興急需解決的問題。未來怎么走,還是要靠產品說話。
征戰(zhàn)手機十幾年,老將中興歷經坎坷。輝煌已經不再,改革期的中興是崛起前的蟄伏還是走向末路的掙扎,時間會告訴我們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