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達國家紛紛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新興國家也都在力爭一步到位構建最高端的智慧城市基礎設施。美國、歐洲自不必說,中國、印度、韓國、新加坡等亞洲國家,還有澳大利亞、非洲、南美等地,紛紛致力于研究智能電網下的可再生能源的大規(guī)模開發(fā),同時不斷啟動涵蓋電動汽車、節(jié)能建筑等高端低碳環(huán)?;A設施的智慧城市建設項目,項目數量已經達到三、四百個。
一、各國紛紛啟動智慧城市建設項目
智慧城市項目工程建設金額龐大。據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預測,僅美國、歐洲、日本的智能電網建設在2030年前就需累計投資100萬億日元(約6萬億元人民幣)。而美國博斯公司(Booz&Company)預測,全世界的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額在2030年前最少將增至41萬億美元(約254萬億元人民幣)。由于所涉金額龐大,甚至很多人都認為難以預測具體規(guī)模。
二、智慧城市建設目標各不相同
近幾年,智慧城市建設在世界各地火熱開工。但是,各國的建設目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讓我們看一看美國、歐洲、韓國以及日本的智慧城市建設思路。
(一)美國:培育新興產業(yè)
美國的目的,用一句話說是培育新興產業(yè)。美國政府計劃免費向每個家庭配發(fā)智能電表,通過信息通信技術,解決日益老化的電力系統問題。
這一舉措并非僅為發(fā)展智能電網及智能電表,基于智能電表這一基礎設施,培育更多新興服務才是最終目的。就像美國互聯網平臺架構完善后,很快誕生了Google等巨頭互聯網服務公司一樣,美國同樣希望充分挖掘智能電表的作用,創(chuàng)造能源領域的無數新商業(yè)機會。
(二)歐洲:節(jié)能減排
歐盟計劃制定2013年后的后京都議定書框架協議,以強化氣候問題的應對對策,并提出2020年實現所謂的“20/20/20by2020”長期戰(zhàn)略目標。旨在2020年相對于1990年,實現溫室氣體減排20%、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率提高20%、節(jié)能20%。
為了實現這三個20%目標,歐盟在各大城市推廣了競爭模式。各大城市紛紛啟動智慧城市建設示范項目,最具效果的示范項目將獲得在歐洲各國間推廣的大力扶持。
(三)韓國:基礎設施出口
韓國的目的是“基礎設施出口”。人口較少的韓國向來謀求產業(yè)出口的各種機會。備受關注的“濟州島項目”就是以韓國企業(yè)為主,計劃將整個島嶼建設成智慧城市,目的是向海外推廣建設模式,承攬建設工程。建成后的濟州島智慧城市,主要作用亦將成為一個面向海外市場的展示窗口。
(四)日本:四個主題
在世界范圍內陸續(xù)啟動的巨大智慧城市建設市場面前,日本認為,如不盡快發(fā)展,在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將輸給歐美企業(yè)。為此,日本啟動的建設項目較多,涉及面較廣。主題涵蓋“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智能家庭”、“節(jié)能環(huán)保”等廣泛領域。
三、啟示
2013年1月和8月,住建部先后公布了兩批共193個智慧城市試點名單,掀起了中國智慧城市建設高潮,智慧城市相關的展會、論壇此起彼伏。實際上,在住建部試點工作開展之前,工信部2012年就啟動了智慧城市試點(浙江省、常州市、揚州市),主要以電信運營商為主體,開展相關技術研發(fā)、無線通信、運營服務等工作。
雖然都稱為智慧城市,但住建部與工信部側重點有所不同,工信部是從信息技術角度來抓,更強調工業(yè)化和信息化的兩化深度融合以及七大國家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在智慧城市載體上的落地。
隨著我國城鎮(zhèn)化進入高速發(fā)展時期,目前,每年都有1500萬人口從農村涌入城市,相當于每年要誕生一個北京規(guī)模城市的需求。為此,住建部則是從城鎮(zhèn)化角度來抓,突出城市建設和管理運營,定位于新型城鎮(zhèn)化的落地,主要目的在于解決涌入城市人口的就業(yè)與住房問題。
智慧城市的本質在于信息化與城市化的高度融合,是城市信息化向更高階段發(fā)展的表現。3月16日發(fā)布的《國家新型城鎮(zhèn)化規(guī)劃(2014-2020年)》將在未來一段時期指導全國城鎮(zhèn)化發(fā)展的頂層設計,其中提到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統籌城市發(fā)展的物質資源、信息資源和智力資源利用,推動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應用,實現與城市經濟社會發(fā)展深度融合。
美國的培育新興產業(yè)、歐洲的節(jié)能減排、日本的多元化發(fā)展等等都為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啟發(fā)。智慧城市的建設可以從解決住房問題出發(fā),延伸到其他領域,從而帶動產業(yè)發(fā)展、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同時,毫無疑問,智慧城市建設的工程項目金額龐大,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我們也應參考韓國的“出口”做法,在國際上加強對已建成或在建中智慧城市的宣傳工作,就像中國高鐵一樣,爭取將中國的建設模式向其他發(fā)展中國家推廣,開拓更多的國際市場,進一步提升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