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改之后,中國聯通與引入的戰(zhàn)略合作者首次公布重大合作方案。2017年10月20日,中國聯通先后宣布與騰訊云、阿里云達成深度合作。
兩大互聯網公司的合作內容略有不同。根據中國聯通公告,中國聯通將與騰訊共同建設數據中心,由騰訊提供主要技術支持,聯通提供資源、網絡、線下渠道,提高傳統電信業(yè)務的靈活性。而與阿里云合作則更為深入,阿里云向聯通全面開放云服務能力,中國聯通將向阿里開放全國主要數據中心、網絡資源,并提供政企銷售渠道。
云計算是近年來運營商保持高速增長的業(yè)務。根據2016年財報,中國聯通IDC及云計算業(yè)務收入94.5億元,在集團總收入中占比4%,且同比增長33.7%。2017年上半年,該收入為58億元,同比增長22%。運營商最有前景的業(yè)務,成為了混改試驗田。
云計算推動資源變革
“雖然是合作,但運營商付出的更多一些”,知情人士透露,“中國聯通在全國所有的機房資源、骨干網資源都會提供給阿里云,拓展阿里云在全國的節(jié)點。而且,聯通現在全國所有的渠道,都會開始銷售、推廣阿里云業(yè)務,雖然仍可能打中國聯通的‘沃云’品牌,但實際用的是阿里的云服務。”
電信運營商一度是全球云計算競爭的重要參與者,即便是在云計算高度成熟的美國市場,電信巨頭Verizon、AT&T都曾殺入市場與亞馬遜、微軟等公司競爭。但遺憾的是,2017年初,Verizon、AT&T兩大巨頭均陸續(xù)出售其云業(yè)務、數據中心,完全退出了云計算市場。
而在國內,云計算剛剛興起之時,三大運營商在全國多地大規(guī)模建設數據中心,寧夏、貴州、內蒙古等多個數據中心大省均由運營商主導建設,且陸續(xù)成立云計算公司拓展市場。
正是得益于持續(xù)的大規(guī)模建設,運營商的機房、帶寬租賃等IDC業(yè)務取得明顯增長。不過,去除IDC收入之后,云計算業(yè)務收入卻未有明顯起色。以云計算起步最早、收入最高的中國電信為例,2016年,中國電信IDC業(yè)務收入159億元,云服務收入則為15億元,云服務收入增速48%。而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并未單獨公布云計算收入。
相比之下,2016財年,阿里云收入66億元,同比增長121%,其中,僅第四財季就達到21.63億元,且已經保持超過8個季度100%以上的增速。
“云計算管理、開發(fā)、維護的技術要求超出了運營商的能力,運營商如果想在云計算市場分一杯羹確實需要互聯網公司的技術”,上述知情人士介紹,“同樣,互聯網公司更需要運營商手中的資源。”
云計算運營對于服務器、機房、能源、網絡等高速增長的需求迫使阿里、騰訊等公司不斷進行重資產投資。根據財報顯示,2011年至2016年,騰訊“帶寬及服務器托管”費用從26億元增至78億元,而百度財報顯示其最近三年的帶寬成本分別為28億元、37億元、47億元,此類統計并不包含數據中心建設、電費等巨額成本。
與運營商這種“重資產”運營者的合作,能夠為互聯網公司減負。以中國聯通為例,中國聯通規(guī)劃中的超大型數據中心有12個,覆蓋了196個地市,335個地市數據中心,總面積超過200萬平米,總機架超過32萬架,出口帶寬60T。“本身阿里云的不少服務器就是托管在運營商的機房”,一位中國聯通人士介紹,“現在,聯通類似光纖改造等網絡改革,淘汰了很多以前的設備,部分機房資源都空了出來,也許開放給阿里的利用率會高一些。”
200億美元云通信市場
云計算不僅推動運營商的資源開放,還正在改變通信業(yè)務的服務模式。今年1月,阿里云與中國聯通合作推出的首個管理手機號碼資源的“卡號云”在全國三個試點省市上線。
當然,更多的變革發(fā)生在中小企業(yè)市場,中小企業(yè)一直是通信服務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運營商B2B市場的業(yè)務主要定位于政府、國有企業(yè)、大企業(yè)、高校等重量級客戶,中小客戶并非運營商的重點市場。運營商的企業(yè)業(yè)務也主要為電信質量的高速專線、集團電話、會議系統等高價值業(yè)務,且此類業(yè)務均需要本地部署,成本極高,部署周期較長。
近年來,工信部、國務院在不斷推動消費者通信服務的提速降費,且成果顯著。2017年開始,國務院開始要求運營商“對中小企業(yè)互聯網專線大幅提速降費”。此前,企業(yè)版互聯網專線、數據專線售價極高,其中,互聯網專線價格約為同等質量的個人帶寬價格的4-10倍。
不過,中小企業(yè)需要的不僅僅是價格下降,而是更靈活、低成本的通信服務。隨著云應用普及,大量中小企業(yè)、創(chuàng)業(yè)公司希望可以能夠以云的方式使用通信業(yè)務。此前,IDC發(fā)布企業(yè)云通信報告,提出將企業(yè)通信技術與云計算技術、互聯網技術進行融合,引入云計算帶來的快速交付、按需付費、彈性部署、自服務、開放接口(API)等技術,并表示2019年全球云通信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200億美元。
目前,包括三大運營商、互聯網企業(yè)、華為等電信設備商在內的諸多公司均在打造通信能力開放平臺,旨在對中小企業(yè)、開發(fā)者開放各種各樣的通信能力,運營商的短信、語音能力、寬帶提速等能力已經被逐漸開發(fā)成API,并開發(fā)出視頻會議、呼叫中心、智能提速等云業(yè)務。
除了此類資源開放型業(yè)務,一些云計算的安全、隱私保護等能力也被應用在傳統通信服務中。以阿里云為例,目前,阿里旗下打車、租房、旅游、快遞等服務對消費者提供中間號、隱私號能力,保證消費者在多個消費場景中不會泄露個人電話號碼。此業(yè)務最初借助了中國聯通的“一機多號”平臺,目前已經在阿里云平臺開放。據此前阿里云通信部門在發(fā)布會上透露,其今年還會在中小企業(yè)的云通信服務中增加語音識別、語義分析等人工智能能力。
不難發(fā)現,一方面通過資源開放為云計算行業(yè)減負,另一面則是能力開放引入云通信服務,運營商正在被云計算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