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pple Pay入華的同時,蘋果公司正在洛杉磯法院陷入與FBI的戰(zhàn)斗。洛杉磯法院要求蘋果配合FBI解鎖去年12月槍擊案兇手Syed Rizwan Farook的手機,因為蘋果手機的密碼和自動擦除功能阻礙了FBI獲得兇手手機里的關鍵信息。為此,F(xiàn)BI希望蘋果公司開發(fā)一個全新的IOS版本,讓 FBI可以繞開安全機制檢查用戶的手機。
對此,庫克在網(wǎng)絡的發(fā)布長文,把這個問題公之于眾,征求大眾的支持。他說他們已經(jīng)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nèi)盡量協(xié)助警方調(diào)查,但“美國政府竟然要求我們提供一些我們沒有的東西,創(chuàng)造一些我們覺得很危險的東西”。
庫克的呼吁已經(jīng)引來了谷歌和Facebook等高層人員的支持,IT業(yè)界,美國民眾都在支持蘋果。大家不同意以反恐為名讓強力部門任意侵犯用戶隱私。
Mcafee的創(chuàng)始人甚至表示愿意用社會工程學幫助FBI破解罪犯的手機,而不愿意FBI在蘋果手機中放置后門。
其實,美國IT企業(yè)給美國政府提供信息并非新聞,早在幾十年前就有Windows后門的問題,棱鏡門更是把蘋果,谷歌暴露在大眾視線之下。如今,庫克強硬對抗FBI是為了什么呢?
一、反恐下的白色恐怖長期以來,美國以自由、民主的形象為大眾所接受,但是實際上美國歷史上也有過強力部門嚴重侵犯民眾隱私的時代。
在冷戰(zhàn)時期,麥卡錫主義讓整個美國陷入到白色恐怖之中,連原子彈的創(chuàng)始人奧本海默都逃不過監(jiān)視。
以安全的名義,是美國政府監(jiān)聽用戶個人隱私的官方說辭,F(xiàn)BI在這點上從首任局長胡佛開始就臭名昭著,,胡佛就以“國家安全“的名義,對政界、演藝界甚至普通民眾大搞竊聽,一度讓美國陷入白色恐怖的氣氛中。
而在911之后,美國以恐怖分子為目標,通過了《愛國者法案》,進一步提升了政府侵犯個人隱私的權力。
到了棱鏡門之后,人們發(fā)現(xiàn),蘋果、谷歌、微軟這些世界級的大公司實際上都在美國情報部門的監(jiān)聽之,用戶實際上是沒有完整的個人隱私的。也就是在棱鏡門之 后, 中國開始有目的在信息要害部門中清理美國公司的信息設備,對智能手機的安全也開始加強重視。這讓不少美國公司損失慘重,IBM最近兩年業(yè)績不佳,不能說與 棱鏡門沒有關系
二、蘋果的反擊從棱鏡門透露的信息看,蘋果、谷歌其實與美國的強力部門很早就有合作,但是這次FBI撈過了界。
FBI雖然這次是以恐怖份子的手機為目標,但是它要求的不是蘋果公司破解出信息,而是讓蘋果公司開發(fā)一個IOS版本,可以繞開現(xiàn)有的加密機制,裝到任何一部他們想要的破解iPhone上,然后獲取信息。
也就是說,如果蘋果答應了這個要求,那么首先蘋果設備不可破解的神話就不存在了,而且蘋果開發(fā)的這個IOS版本很容易流出被黑客利用,或者被分析用來破解iPhone,安全機制本身不存在了,iPhone也就沒有隱私和安全可言了。
而蘋果目前正在一個比較特殊的事情,iPhone銷售增長遇到天花板,蘋果需要在服務上找到新的增長點,而iPhone服務不安全了,大家的信心也就沒有了。
面對法院和FBI,庫克不得不選擇了公開信的方式,把FBI的要求公之于眾,利用大眾對隱私的敏感來對抗FBI。
如果,蘋果能夠成功抵抗,那么用戶對蘋果數(shù)據(jù)的安全就會更有信心,你看FBI都破解不了。蘋果對廣大用戶的安全負責。那么我就可以放心的使用蘋果的服務了。其中就包括很敏感的Apple Pay。
三、蘋果會成功嗎?庫克的公開信最后提到了FBI并沒有要求國會通過立法,而是準備通過 1789 年以來從未使用過的“All Writs Act”法案來達到目的。
這樣說就是把這個矛盾從政府與商業(yè)公司的矛盾,上升到美國民主制度的層次,庫克在公開信中說到,這是美國民主自由的問題,一下子就把握到了政治爭取的制高點。
在911之后,大眾隱私已經(jīng)遭到越來越多侵犯的時候,蘋果以商業(yè)公司領袖的身份來發(fā)這樣一份公開信,可以成功引導社會輿論,讓FBI處于不利的地位。
從這幾天美國IT公司與大眾輿論的反應看,蘋果很可能達到目的,而FBI最終可能采用其他方法來解鎖罪犯當手機,強迫iPhone公司開發(fā)后門的企圖可能失敗。
在棱鏡門之后,美國云計算服務托管領域,在事件發(fā)生后損失高達350億美元,海外諸多大單流失。而蘋果通過這次公開信可以避免這樣的問題,蘋果贏得一局。
不過,對于信息安全敏感的部門與人員來說,這次事情并不能保障使用iPhone的絕對安全,因為這次只是一個單一事件,以前蘋果與政府的合作,在棱鏡門暴露之前大眾并不知道。而蘋果拒絕了后門,會不會有其他途徑的合作也不得而知。
所以,對于普通人來說,這次事件增強了我們對iPhone安全的信心,而對敏感部門和人員來說,使用iPhone依然要小心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