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多個省份的高校在公示受資助學生信息時,存在泄露學生個人信息的情況,甚至還包含個別敏感信息,侵害了學生的權益。12月1日,教育部發(fā)出緊急通知,要求各高校在公示學生信息時,不得將受助學生的證件號碼、家庭住址、電話號碼、出生日期等個人敏感信息納入其中,規(guī)范學生資助工作的公示制度。
高校在公示受資助學生信息時,出于何種原因公示學生的個人信息?是否考慮過個人信息泄露的后果?受資助學生又如何看待這個問題?記者對此展開深入調查。
從2014年開始,胡婷的個人信息幾乎處于公開狀態(tài)。
“姓名、籍貫、性別、年齡,還有最關鍵的身份證號,這些個人信息都可以在學校官網上看到。”胡婷說,她就像一個“透明人”。
個人信息被如此展示,因為胡婷申請了助學金。
從最近幾天的新聞報道看,與胡婷有著類似經歷的學生還有不少。
希望這些信息讓更少的人看到,讓家庭困難的學生更有尊嚴
2014年,胡婷進入安徽省一所高校學習,從大一開始就申請了助學金。
“受資助學生的信息被掛在學校的展板上,當時我就覺得這樣公開挺不安全,如果被不法分子掌握,后果可能很嚴重。比如,‘黃牛’拿我的身份信息囤票、在一些不良網站上注冊。”胡婷對記者說。
“今年,我依然能在學校官網上看到自己的個人信息,我覺得學校完全可以對一些信息作打碼處理。個人信息就這樣被公布在網上,最重要的就是身份證號,這讓我很不安。”胡婷氣憤地說。
這幾年,胡婷申請的是助學金,不是獎學金,所以她總覺得有些自卑。每次拿到助學金時,同學總是讓她請客,理由是白來的錢應該與大家分享。“我更希望這些信息讓更少的人看到,讓家庭困難的學生更有尊嚴”。
12月1日16時許,在胡婷就讀高校的網站上,記者仍然可以下載2015至2016學年度國家助學金獲得者推薦人選的名單,該名單發(fā)布的時間是2015年11月5日,公示時間為2015年11月5日至11日。名單里的3368名同學除了被公示姓名、性別、民族、學號、院系、專業(yè)、入學年月、資助金額等信息外,一同公示的還有學生的身份證號碼。
記者通過這所高校官網查到學校電話,并致電學校學工部,一名男子接通了記者電話。這名男子說,他正在開會,不方便接受采訪。另外,他無法確定記者的身份,無法告知。記者詢問公示受資助學生名單一事,這名男子稱信息都已經整改了。記者告知對方,目前仍然能夠下載2015至2016學年度國家助學金獲得者推薦人選名單,對方稱再核實一下,便掛斷了電話。
被公示意味著同學、老師都知道了這件事,生活、學習的壓力會變得更大
劉威是江西南昌人,本科就讀于江西一所高校。劉威的家庭經濟情況不太好,弟弟還在讀高中,為了不給父母增加負擔,劉威每年都要申請學校的助學金。但是,申請助學金的過程讓劉威覺得是在受折磨。
據劉威介紹,每年申請助學金時,班干部會通知符合條件的同學遞交材料,交給輔導員。接著,班里組織申請的同學進行演講,講講自己申請助學金的原因、申請到助學金后如何回報社會等問題。經過班會演講,輔導員會參考同學的意見,決定獲得助學金的人選,上報學校。最終,學校會在官網公示獲得助學金同學的姓名、學號和金額。同時,學校還要求受助學生本人持學生證到學校管理部門現場核對紙質材料的信息,紙質材料上印著大家的姓名、學號和銀行卡號等。
“說白了就是比慘,名額就那么多,僧多粥少,大家都想拿到錢,一個個在演講時恨不得聲淚俱下。”劉威摸了摸頭發(fā),似乎回憶起頗為尷尬的事情,“紙質材料上印著姓名、學號和銀行卡號供個人核對,我能夠接受,畢竟學校是為了保證資助真的發(fā)到位。但是,學校將這些信息的電子版掛到網上或者是將紙質材料直接貼到公示欄,我就不好接受了。”
劉威打開他本科就讀學校的官網,在公示欄中找到本學年助學金名單。劉威說,這類通知會掛很長時間,直到被其他通知“刷過去”。
“看到公示的時候,我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劉威說,“被公示意味著拿到了3000元助學金,能少向家里要點生活費,但同時也意味著同學、老師都能看到自己拿了助學金,我生活學習中的壓力會變得更大。朋友也勸過我,說沒有人會關注這件事,但是我心里還是覺得有壓力,做事情稍微出點差錯,就會覺得同學都在議論我一樣。”
在西安外國語大學西語學院讀大二的陳小寧,去年也申請了國家助學金。陳小寧對記者說,“我們學校對受助學生信息保護得比較好,只公布受助學生的姓名。當然,看到我的名字出現在公告欄上,還是有一定的心理壓力。畢竟同學們都心知肚明,資助的目的是為了幫我們完成學業(yè),既然你申請了,你就得努力學習”。
學校公示受資助學生名單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在具體操作上欠考慮
針對一些學校在公示助學金名單時,詳盡公布受資助學生詳盡個人信息一事,教育部緊急發(fā)文叫停。
不過,12月1日,記者登錄一些學校的網站發(fā)現,依然可以看到詳盡的受資助學生個人信息。
比如,北京、安徽的個別學校在受資助學生名單里填寫著學生的銀行卡號,個別學校還公示了受資助學生的身份證號。在遼寧省一所職業(yè)學院的官網上,記者還看到涉及學生隱私的家庭情況。在公示名單的“證件名稱”一欄里,顯示哪些學生是單親家庭、哪些學生家中有殘疾人、哪些學生的家庭是低保戶。
“這些信息會成為我們家庭經濟情況的證明,但是這些信息有必要讓每個人都知道嗎?評定小組的人將這些信息作為評定參考不就可以了嗎?”陳小寧有些不解。
天津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的孫明告訴記者,學校公示受資助學生的信息目的有兩個,一是讓學生知道這件事,這畢竟涉及全體學生;二是建立監(jiān)督機制,如果哪位學生有疑問或質疑,都可以提出來。
“學校公示受資助學生名單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在具體操作上欠考慮。公布信息時,完全沒有必要那么詳細,只公布學生的學號就可以,一樣可以起到監(jiān)督作用。”孫明說。(文中受訪大學生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