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基礎設施的融合,數據中心的服務器回歸了服務器的獨立計算功能。在這種趨勢下也暴露了一些服務器方向的分歧。
廠商越來越傾向于把服務器當做一個整體,配套與之相適應的軟硬件,而與其他的廠商不兼容。
廠商自主設計服務器來與CPU和儲存設備芯片組的支持,包括存儲和網卡(NIC),使得這樣的服務器跟數據中心其他的設備融合。這種服務器的有一個 特點,有高度專用的擴展總線,如擴展儲存支持的專用接口,CPU的專用擴展接口等等,唯一和其他廠商通用的擴展接口估計就剩下網卡接口了。
服務器之間的相互通訊可以通過標準化的電纜和插頭,但獨立的服務器的問題是這種架構沒辦法通用,這里面就包括儲存的接口。如果計算機群集里的單片服務器任何部分出現故障,就需要更換同一個廠商的配件。另外,數據中心需要花費巨資對這些系統(tǒng)的高可用性進行維護。
解構數據中心服務器,將存儲移動到另一個地方的情況。首先存儲區(qū)域網絡(SAN)創(chuàng)建一個高可用的存儲共享池;服務器的移動或宕機可以不影響數據傳輸。虛擬化系統(tǒng)和應用的停機時間由于有高可用生成新服務器與數據接口,可以將影響時間縮減到最小。
要改進這些是有大代價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新的問題。一些SAN已經與其他廠商的工具兼容,而且異構的存儲管理軟件總是承諾得多做得少,看起來很美好,但融合起來卻很麻煩。
刀片式計算也解決了獨立的數據中心的服務器專有的問題。數據中心可以購買獨立的服務器,存儲和網絡設備和建立他們的高度靈活的服務器單元。但每種方案都有它的缺點,數據中心要知道自己所需的到底是什么。
刀片式計算網絡也不是一種完美的解決方案:每個底層是一個專有的設計供應商。即使底層服務器不滿足要求,它可以保持與現有設備融合,這往往比添加新的服務器更便宜。
用新方法解決老問題
數據中心的服務器遵循兩個主要的架構方法:資源匯聚私有云與融合系統(tǒng)工程。
商品設備與盡可能多的資源匯集,它們盡可能通過一個云平臺,消除單點故障。這對于服務提供商和硬件供應商來說,小的調整需要而獲得足夠的性能。
隨著融合基礎設施服務器,一個精心設計的系統(tǒng)組件是預配置提供了一個高性能的平臺。從著名的數據中心供應商的例子包括思科UCS,VCE Vblock pureflex,IBM,戴爾和惠普系統(tǒng)有源系統(tǒng)。與在外圍設備標準盡可能多的標準化,IT團隊可以忽略系統(tǒng)內部的專用標準。
作為消費者,你買了硬件平臺和解決方案,優(yōu)化你的數據中心。這種純粹通過購買商品方式的升級很難。因此,高度專有連接總線(如IBM的CAPI), 特異性高的存儲系統(tǒng)和其他組件的升級去提高性能。供應商的預配置的一切工作,包括線路,可靠的UPS,冗余電源和網卡等等,使得我們仿佛又回到了大型機的 時代。
現今的IT產品都是傾向易于擴展,對融合基礎設施的邊緣化。如果增加了額外的存儲空間,數據中心就可能需要第三方軟硬件的支持,如EMC和NetApp等等。
不要太著重這些定制的系統(tǒng)——這些內部系統(tǒng)總要提供一個可與外部設備兼容的接口。只要一個專用的服務器系統(tǒng)便可以連接到外部存儲和網絡,這就能夠使服務器與數據中心的其他IT平臺進行互操作,并能支持你所需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