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幾十年的全球企業(yè)并購歷史中,因未達到協(xié)同效應導致商譽減值,給公司帶來巨大負面影響的,要數2000年美國在線與時代華納并購案與2014年微軟收購諾基亞案最為典型。
由于商譽減值與重組并購息息相關,就需要企業(yè)達成并購的目的,達到“協(xié)同效應”。并購之所以能夠創(chuàng)造經濟價值,根本在于并購雙方能實現“協(xié)同增效”,共享資源,降低重復成本。但如果并購雙方無法達到協(xié)同效應,將給企業(yè)帶來巨大的風險。
對于一些公司而言,達不到協(xié)同效應導致的商譽計提減值,就是懸在頭上的達摩利斯之劍。美國在線與時代華納的合并,也因此成了史上最糟糕的并購案。
這樣一項被譽為開創(chuàng)美國媒體新時代的并購案,最終因雙方品牌價值嚴重高估,產生了巨大的商譽負擔。就在當年,《財富》雜志的一篇文章給這項合并算了筆賬。以合并時的股票價格計算,這項合并的收購成本最終確定為1470億美元,減去時代華納凈資產賬面價值約為179億美元和資產負債的增減值之后,形成了約1100億美元的商譽。連同合并前時代華納和美國在線原有的商譽,商譽總數已突破1300億美元,而此次合并中產生的天文數據般的合并商譽成了美國在線時代華納的沉重包袱。
2001年,美國在線時代華納虧損了49.21億美元。2002年,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對商譽進行減值測算,分別在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計提了542億美元行業(yè)447億美元的商譽減值準備,計提的商譽減值準備高達989億美元,使2002年的虧損總額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986.96億美元。合并后的公司市值隨即從2260億美元降至200億美元。
美國在線與時代華納的天價并購案在當時被贊為新舊媒體的夢幻聯姻,但是隨著互聯網泡沫的破滅,這場夢幻聯姻最終成了同床異夢。2009年12月9日,傳媒巨頭時代華納公司正式剝離旗下子公司美國在線。
美國在線與時代華納的合并失敗有著網絡科技股泡沫破滅的時代背景,而2014年,著名的微軟收購諾基亞案件,則是并購協(xié)同效應被夸大,商譽減值給企業(yè)帶來虧損。
微軟在2014年斥資72億美元收購諾基亞手機業(yè)務,但被收購后的諾基亞手機業(yè)務,并沒給微軟帶來協(xié)同增效。收購諾基亞手機業(yè)務之后,微軟Windows Phone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不增反降。
2015年7月8日,除了宣布根本性重組外,微軟還宣布將最多裁員7800人。為此,除了7.5億美元~8.5億美元的重組費用外,微軟還將計入約76億美元與收購諾基亞相關資產有關的減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