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shù)據(jù)來襲 中小成本電影井噴

責任編輯:editor004

2014-01-15 17:34:22

摘自:東方網

而隨著新媒體平臺的不斷豐富,這種非傳統(tǒng)的營銷方式還將繼續(xù)為中國電影,尤其是中小成本電影的騰飛起到越來越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將產品及品牌文化與電影進行更深入而軟性的植入,是留給中國電影人急需破解的難題。

2013年剛剛過去,中國電影市場繼續(xù)紅火?;仡欉@一年的電影現(xiàn)象,不難發(fā)現(xiàn)中小成本電影類型多樣,進口片數(shù)量穩(wěn)步增長,觀眾的選擇性更多。電影公司開發(fā)多種渠道,回收制片資金,植入廣告和營銷手段越來越豐富。各種機構和媒體發(fā)布的觀影數(shù)據(jù)占據(jù)人們的視線,讓熱鬧影市獲得冷靜思考的空間。下面請跟隨我們盤點2013年中國影市關鍵詞。

中小成本電影井噴

2013年是中小成本電影井噴年,除數(shù)量眾多之外,博得大回報的也不在少數(shù),以《北京遇上西雅圖》、《小時代》為代表,聊聊中小投資國產電影的低投入高產出。

《北京遇上西雅圖》3月21日上映,開畫即遭遇《虎膽龍威5》、《生化危機》兩部好萊塢大片,首日排片22.19%,居第三位;不過僅僅兩天后《西雅圖》便占據(jù)排片首位,并連續(xù)22日壟斷單日冠軍。影片5月5日正式下檔,共上映46天,最終以不到3000萬投資獲得超5億票房,投入產出比1:17.9,成為以小搏大贏家,好口碑是它成功的關鍵。

由郭敬明執(zhí)導的《小時代》作為另一部以小搏大的電影在今年也獲得絕對關注,單是影片引發(fā)的各種話題、爭論就已經讓它好好地玩了一把“自我營銷”。該片6月27日暑期檔上映,首日以46.4%排片刷新了此前的排片記錄;7月25日影片下檔,上映29天,雖后勁略顯不足,票房終超4.6億,而《小時代》和《小時代2》兩部影片投資總額總共才4700萬。

似乎中國電影大片獨霸江湖的時代日漸式微,中小成本投資的電影慢慢浮出水面并占據(jù)電影市場,也成為70、80導演們的創(chuàng)作的主場;從市場角度來看,隨著中小成本投資電影的增多,或許未來會有更多“以小搏大”的驚喜。

《北京遇上西雅圖》劇照

電影企業(yè)并購熱

2013年中國影視市場的資本運作風生水起,大交易頻出,堪稱“并購年”。據(jù)統(tǒng)計,全年并購案總金額累計220億人民幣,已超過了內地電影總票房。萬達并購AMC影院、華策影視收購克頓傳媒股權、樂視網收購花兒影視、光線入股新麗,行業(yè)巨頭華誼兄弟尤其活躍,接連收購銀漢科技、浙江常升,并于年底宣布擬收購浙江永樂的股權……這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并購背后,雖然不能否認有配合市場炒作股價的因素,但核心還是文化娛樂產業(yè)的高速發(fā)展,和對優(yōu)質影視內容資源的爭奪。隨著2014年IPO開閘,會有更多的文化傳媒企業(yè)上市,隨著國產電影不斷創(chuàng)造票房記錄,儲備了優(yōu)質資源的上市公司也必然受到資本市場追捧??梢灶A期,泛娛樂行業(yè)的并購、跨界合作也會越來越多。

類型片搶占新興檔期

在2011年《失戀33天》毫無征兆的創(chuàng)造票房神話之后,不少中小成本影片也把眼光投向諸如愚人節(jié)檔、光棍節(jié)檔、七夕檔、中秋節(jié)檔等一眾新興檔期,希望能借檔期之力助影片大賣。今年的光棍節(jié)檔期更是出現(xiàn)了10部影片扎堆上映的壯觀景象,但除了進口大片《雷神2》之外,幾部“應時應景”的愛情片卻并沒有交上一份拿得出手的票房答案。而其他幾個新興檔期也反響平平。業(yè)內人士指出,即便是賀歲檔這種中國電影的票房主力檔期,也是經過市場多年的培育才形成,而那些新興檔期還僅僅停留在作為影片宣傳噱頭的階段,尚不能稱為一個真正的檔期,想要借助檔期復制《失戀33天》的票房奇跡并不現(xiàn)實,一段時間內,賀歲、暑期和國慶三個重頭檔期的地位仍無法撼動,想要在愈加擁擠的電影市場謀得一席之地,片方還要在提升影片質量和個性化營銷方面加大力度。

差評與稿票房“脫節(jié)”

2013年,《天機·富春山居圖》、《小時代》、《不二神探》以及《私人訂制》幾部影片在如潮的差評聲中登上了票房排名的前列。這種“冰火兩重天”是巧合,還是行業(yè)發(fā)展的新趨勢?一時間眾說紛紜。實際上,這種情況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強大的話題性、大制作配大明星、隨機應變的營銷手段再加上觀眾的獵奇心,都有可能讓更多普通觀眾“逆評而上”,買票入場。電影消費與其他消費一樣,也有許多非理性因素。就像導演李安所說:“大陸觀眾與電影的合約還在摸索之中。”當然,我們還是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票房口碑俱佳的電影,畢竟那才是一個健康、成熟的電影市場所該有的。

《中國合伙人》劇照

2013:電影“大數(shù)據(jù)”元年

2013年被稱為“大數(shù)據(jù)元年”,電影自然也不能例外。在華麗的票房成績背后是一系列“大數(shù)據(jù)”在電影營銷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做著支撐。在長達百天的宣傳期中,《小時代》的宣傳方就通過對大數(shù)據(jù)的分析研究,對影片的受眾進行了細致的研究,并將此作為制訂下一步營銷策略重要參考。大數(shù)據(jù)分析扮演著一個針對影視制作及投資決策建議平臺的角色,它可以提供對市場的理性預期,用精準的量化數(shù)字計算可能的投資回報率。它肯定解決不了藝術性的問題,但是卻有商業(yè)借鑒意義。當大數(shù)據(jù)把觀眾帶到了中國電影人面前,就該輪到電影人好好想想,要給他們看點什么了。

新媒體營銷蓬勃發(fā)展

從去年年末《泰囧》的一飛沖天開始,到今年的《北京遇上西雅圖》、《中國合伙人》,一批質量上乘的中小成本影片在與大片的較量中絲毫不落下風。這當中,新媒體營銷可謂居功至偉。良好口碑的傳播、參與度更高、更有共鳴的話題以及參演明星在新媒體平臺的推廣,讓這些影片通過相對有限的營銷投入以難以估量的速度擴大著影響力。而隨著新媒體平臺的不斷豐富,這種非傳統(tǒng)的營銷方式還將繼續(xù)為中國電影,尤其是中小成本電影的騰飛起到越來越舉足輕重的作用。

《私人訂制》劇照

移動平臺競爭加劇

由于消費頻率較高、且產品標準化,以APP為代表的移動端成為電影票電商激戰(zhàn)的新高地。格瓦拉、網票網、時光網以及貓眼電影都已涉足這個領域三年以上。來自第三方監(jiān)測機構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2013年6月,安卓平臺排名前十的電影票APP單月新增下載量達266萬。2013年12月初,微信銀行卡添加了購買電影票功能,幾乎成為目前最便捷的購票入口。而這一購票入口的推出,也很可能對整個行業(yè)帶來很大影響,市場占有的排序或將被重新定義。

廣告植入手段多樣

2013年中國電影廣告植入再創(chuàng)新高,總額達到10.2億元,比去年翻了一番??v觀2013年熱映的國產電影,《小時代》、《富春山居圖》等,幾乎處處可見品牌植入的痕跡,《私人訂制》則以8000萬元的廣告植入,創(chuàng)下馮小剛個人作品廣告植入數(shù)額之最,并被傳單憑此項就已收回成本,更有網友調侃馮導為“中國植入廣告CEO”。廣告植入已成潮流,但生硬直接的廣告植入影響觀影效果,引發(fā)了觀眾一致的負面評價和反感情緒。如何將產品及品牌文化與電影進行更深入而軟性的植入,是留給中國電影人急需破解的難題。

《環(huán)太平洋》劇照

外國大片爭先加入“中國元素”

《云圖》中周迅一人分飾三角;《環(huán)太平洋》的“紅色風暴”雖然表現(xiàn)很醬油,但依然讓中國觀眾眼前一亮;天宮一號則成為《地心引力》之中主角最后的救命稻草,時間不長卻稱得上濃墨重彩;《鋼鐵俠3》甚至有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特供”片段…近年來,中國元素在好萊塢電影當中的亮相頻率呈現(xiàn)不斷上升之勢,并且分量越來越重。與此同時,一些已有廣泛讀者基礎的中國文學作品的改編權也正在被好萊塢收購。究其原因,廣闊的中國電市場和其背后涌動的各種資本力量,以及中國為合拍片開出的優(yōu)惠政策,是好萊塢向中國頻頻拋出橄欖枝的根本動力。

國產片票房連年走高

2012年,內地電影票房約168億,國產片票房占總額的47.6%,小負于進口片。而2013年情況發(fā)生了逆轉,上半年中國電影票房達109.9億元,國產片票房為68.5億元,占總票房的62.33%,進口片票房則占比不到38%。截至目前,電影票房有望繼續(xù)完成30%的增長,沖擊220億的年度總票房。雖然今年國產片“保護月”告別“一刀切”的做法,但好萊塢大片上映的間隔基本都在十天左右,這給華語片留下了上映空檔和發(fā)揮的空間,另外,國產片年輕導演和當代題材崛起,進口片優(yōu)勢下降,也是今年國產片票房將穩(wěn)勝的重要原因。

《千錘百煉》劇照

優(yōu)秀紀錄片電影走進院線

2012年進入院線上映的國產紀錄片僅有《索馬里真相》與《仰望星空》兩部,合計票房僅130萬元,這在去年170億元的國產院線票房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今年,曾獲第49屆金馬獎的《千錘百煉》在全國超過200家影院上映,成為中國歷史上上映規(guī)模最大的紀錄片,實現(xiàn)了國產紀錄片在電影市場中的突破。隨著《千錘百煉》在年底上映,紀錄片與影院觀眾之間的聯(lián)系似乎也正在變得更加緊密。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紀錄片也能成為吸引觀眾走入電影院的又一亮點。

2013不能忘卻的好電影

2013年即將過去,有這樣一些電影,容易被擦肩而過,也不那么完美,卻因講人、講情、講理,講了別人開不了口的東西,講了晦澀不為我們所想的東西,而值得我們回顧關注。紀錄片《千錘百煉》講述了一個“反理想主義反勵志”的故事,做到了劇情片做不到的事;《團圓》則試圖以“發(fā)乎情、止乎禮”的中國式含蓄,用一個當代生活故事,去表現(xiàn)上世紀中期的那場離別,完成了最難的命題作文…它們就像霧霾中的燈火,不會熄滅,也必有燃燒的意義。

鏈接已復制,快去分享吧

企業(yè)網版權所有?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